星期日, 12月 27

「喀啦」

這篇文章,紀念第一次參與急救,以及那已沈沈睡去的伯伯。




三樓和五樓是外科病人的病房,舉凡心血管外科、神經外科、一般外科、大腸直腸外科、泌尿外科等的病人都會住在這裡,也是這個週末和學長共同看守的區域。

「欸學弟,明天八點多或九點前再到就好」。

學長很照顧學弟妹,都會想辦法減少我們的負擔好讓我們更能適應。不過我想說人既然都在醫院了就順便去看看本科的住院病人,還是提早到了一些。去看本科病人的時候在電梯遇到值班的PGY學姊,閒聊了幾句後學姊的手機隨即響起:「喂,0503嗎?好。學弟我先走了,病房有急事。」

我望著學姊踏出電梯也沒多想,繼續巡邏本科的病床、認識週末新住院的病人、坐在護理站寫病歷,寫到一半我的手機也響了,是學長:「喂?學弟快來!CPR,0503」,沒半句廢話,學長的句子很簡短。

我掛了電話邁出護理站開始拔腿狂奔,沒時間等電梯直接三步併兩步的衝上樓,一邊喘氣一邊想著:「這不是學姊剛剛過去的那間病房嗎?為什麼突然間就開始C了?ACLS只記得『快、要深、不要停!』了怎麼辦啊?」。人一踏進病房,眼前的景象卻讓我愣住了。

五個人圍在病床邊,是intern學長們、PGY學姊正輪流在床邊壓著沒有反應的伯伯,還有總值學長正忙著插管,週邊還圍了四個護理師加藥寫紀錄遞器材,小小的病房已擠得水洩不通。

遲疑了一秒後我回過神,心中一邊暗忖:「一個小中心假日班CPR人居然這麼多?」一邊湊上前,學長首先看到我:「阿學弟你來了,等等換你上去壓。」

這倒不難,任何一個受過訓練的普通人都做得到。

「換手。」

前一個壓胸的學長退後,我替上他的位置、兩手一握、擺好姿勢、往下一壓,「喀啦」。

沒空多想那聲響的意義,我一下兩下三下的數著,耳邊一邊聽著學長喊著加藥的時間,努力保持著足夠的節奏。《Staying Alive》這首眾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,正是CPR的標準速度。按照標準,成人的CPR一個循環是30:2,30下換兩口氣,速度介於每分鐘100-120下,要訣就是「快、要深、不要停」、「壓好,壓滿」(誤)。

人手充分的情況下,每五個循環就換人讓大家可以輪流喘口氣。我突然想起上課時老師說的:「要這樣壓真的會累。」,那時我壓著訓練模型很納悶為什麼這樣做五個循環會累,但當我做到第二輪的第二個循環時終於懂了,這種壓法天殺的真的會累啊!又壓了兩個循環我感到雙臂一陣酸軟(對不起我太弱了⋯⋯),趕緊換人再上。

望著一團忙亂的眾人,我突然又感到一陣酸軟和一股暈眩,這才趕到不對勁⋯⋯原來剛剛在奔跑、壓胸的過程中,我喘的太淺太急已經產生過度換氣的情形⋯⋯有夠丟臉的啊!(崩潰)

意識到的當下我恨不得立刻找個洞鑽進去,做CPR壓到換氣過度算是前所未聞了吧⋯⋯。為了避免學長姊們正忙亂時還要多救一個,我只能默默的退出房間找個袋子往裡面呼吸自救,幸好過了幾分鐘後腳不麻了手不軟了也不再暈眩,我又能回去繼續幫忙。

記不清什麼時候心電圖開始有反應,但還是摸不到脈搏(PEA),急救仍在繼續,不知不覺間過了30分鐘,家屬決定終止急救,伯伯闔著眼很安靜。

那聲「喀啦」, 小小的,但很清晰。
伯伯,祝你好夢。

後記:
事後想想,那時候是不是讓伯伯受了些不必要的痛苦呢?以後是不是也要這麼努力的照著標準執行呢?

另外,幸好不是在美國的時候上演這種糗事,不然真是羞愧到無地自容了⋯⋯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