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, that goes to his head.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language, that goes to his heart."
身為歷史悠久的醫學中心,每天都有說著各種語言的病人前來求診,但不是每位醫生都像TPEVGH婦產科的曾醫師那樣「多聲道」,碰到語言不通的病人時怎麼辦呢?書面文字可以靠翻譯軟體勉強溝通,但口語表達、尤其是醫學專有名詞,就得倚賴專業口譯了。
有批人在醫院裏待命著隨時幫助有需要的病人,透過電話,這群口譯人員即時將醫師問診的內容翻譯給病人,也將病人的回應轉譯給醫師知曉。這天,我就在診間遇到一位語言不通的「單聲道」。
那是一位說著俄語的女士,因為長期下肢疼痛前來求診。進診間前工作人員提醒我這位病人只說一種語言,要用口譯。於是我走進診間向他自我介紹,說明接下來要做的事,電話那頭的口譯人員認真聽著然後翻譯給那位女士聽。病人聽完後回了一長串複雜、難解的句子(會用到口譯的病人似乎都特別健談),口譯再替我用我聽得懂的語言復述。
於是,歷經漫長「我、口譯、病人,病人、口譯、我」的循環後,終於拼湊出一段完整的故事:「這次的疼痛和之前不太一樣了,上次開的藥吃了會不舒服⋯⋯。」
在走出診間的那刻心底突然湧現一點小小的成就感。
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